2019年4月份的“黑洞照片”事件,面对全国人民的口诛笔伐,我们曾经认为视觉中国会收敛一下,但是我们错了,直到现在,视觉中国每天还在不断获取胜诉判决和巨额赔偿,一群被索赔的企业在网络上哭嚎骂娘。
以视觉中国旗下汉华易美公司使用的2016年版本《授权确认书》为例,该《授权确认书》由Yoko Miyashita以美国Getty公司的法律总顾问兼高级副总裁身份出具。
人们不知道的是,Yoko Miyashita还有另一个身份,就是视觉中国香港子公司Getty Images SEA Holding Co., Limited的董事,该香港子公司由视觉中国和美国Getty公司分别持股50%。
美国Getty Images公司只是一个图片分销平台,通俗说就是个帮人卖图片的,不可能享有相关图片的著作权。视觉中国如何能够依照其授权来维权的呢?
《授权确认书》的英文表述像绕口令一样,但大概的意思是这样的:公司(Getty images)有权对一切与附表(附件A)所列品牌集合全部图像进行展示、营销和使用权(含版权)许可。
然而视觉中国提交给法院的授权书翻译却变成了:Getty Images公司对附件A中所列出之品牌相关的所有图像享有版权,有权展示、销售和许可他人使用附件A中所列出之品牌相关的所有图像。
为什么在翻译文本中要故意添加Getty Images公司“享有版权”?因为如果Getty Images公司不享有版权,就不能授权视觉中国进行维权。
█ 精心设计的“品牌集合”
除了添加“享有版权”四个字,这份授权确认书中还有第二个“精心设计”——品牌集合(brand collection)。
授权确认书附件A(英文为brand collection)列明了包括stone, the image bank, the clipart.com等等所谓“品牌”,所有人看到这份附件的时候,往往都会下意识地认为这些品牌都是授权人也就是Getty公司的。
在视觉中国网站对图片描述时,也会标注这些brand(品牌)。在诉讼中,视觉中国都会声称这属于Getty公司的图片品牌。各级法院所有支持视觉中国的判决书中也全部是这样认定的。
这个“品牌”的设计几乎蒙骗了所有人,事实上这些所谓“品牌”是第三方公司或图片机构,根本不是Getty 公司的品牌。以其附表中的品牌“clipart.com”为例,大家可以检索一下www.clipart.com看看,看看这个第三方图片公司怎么变成Getty 公司品牌的。
█ 掩人耳目的翻译和公证
或许为了掩人耳目,这份造假的翻译文件由翻译公司进行盖章,由公证处进行了“中英文一致性”的公证。
凭借翻译机构、公证机关提供的背书,相关公众根本想象不到视觉中国公司敢如此明目张胆造假。
我们一度怀疑公证机关受视觉中国蒙蔽,做出了错误的公证,但通过雷腾律师最近一段时间的案件检索,我们发现事情好像没有那么简单。
相关判决书显示,2014年,视觉中国旗下的华盖创意提起的多起诉讼被判败诉,这些案件中授权文件的翻译并没有添加“享有版权”的内容。而这份翻译文本也是同一公证处进行的“中英文一致性公证”。
不同的翻译,怎么做出的两份中英文一致性公证?
一份模棱两可、闪烁其词的英文授权确认书,就这样在精心设计的翻译以及公证下,将全球诸多图片机构销售的图片著作权归属到美国Getty公司名下,靠着这个虚假授权,视觉中国在中国四处挥舞维权大棒,一次又一次获得法院判决的支持,一次又一次让众多企业巨额赔偿买平安。
█ 积非成是的司法裁判
我们曾经对那些巨额赔偿买平安的企业嗤之以鼻,嘲笑他们的法务,哀其无能,怒其不争,尤其是在“黑洞照片”事件之后还这样做的企业。
直到雷腾律师最近在某一个案件中“亲身体验”了一下,才知道“不争”或许情有可原。
如果我是一个曾在成百上千个案件中依据这份伪造的“授权确认书”支持了视觉中国的裁判者,现在让我在一个同样的案件中再去否认这份“授权确认书”,我也会不情愿。这个体验案件的庭审过程,我们曾经申请调取庭审录像,可惜被告知庭审录像设备坏了没录上。我估计是那两天烈日打雷给震坏了。
“黑洞照片”事件后,对于视觉中国很多人都已经视觉疲劳了,除非自己成为受害者,基本不再关心了。但作为执业律师,看到视觉中国及仿视觉中国们仍在不停地对企业围攻勒索,甚至有些小公司被勒索倒闭,就感觉像吃了个苍蝇,咽不下去,吐不出来。
很多法律人都觉得自己有一股傲气,这种傲气不是来自于金钱和权势,而是来自于对正义的追求,对良知的坚守。
如果一家企业、几个英文单词就可以糊弄天下,羞辱法律,让我们这些作为法官、律师、法务的法律人束手无策,这样的法律人还当了干什么。
希望我们的努力很快有一个结果。做这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只是希望我们将来在自称法律人的时候,还能有一点点的傲气。
有的时候要搞明白一件事情并不难,难的是叫醒装睡的人。
免责声明:
本机构撰写的报告,系基于我们认为可靠的或已公开的信息撰写,我们不保证文中数据、资料、观点或陈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任何情况下,本机构撰写的报告中的数据、资料、观点或所表述的意见,仅供信息分享和参考,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我们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机构撰写的报告中的任何数据、资料、观点、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阅读者自行承担风险。本机构撰写的报告,主要以电子版形式分发,也会辅以印刷品形式分发,版权均归金证研所有。未经我们同意,不得对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不得用于营利或用于未经允许的其它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