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作为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其相应的改革举措未来将推广到其他板块。因此,科创板如何真正落实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证券发行注册制,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
与核准制相比,注册制是一种更为市场化的股票发行制度,以信息披露为中心,股票发行时机、规模、价格等由市场参与各方自行决定,投资者对发行人的资产质量、投资价值自主判断并承担风险,监管部门重点对发行人信息披露的齐备性、一致性和可理解性实行监督,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不对其投资价值和持续能力作出判断。
当前,科创板试点注册制的相关制度已经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一个总原则是,以信息披露为核心,打破行政审批思维,向市场思维进化。什么是市场思维?简单说,IPO把关者将由监管部门转为市场,而且股票上市的标准是:股票能否发出去,市场认不认可,投资者愿意用什么价格去买。注册制把选择股票的权利和新股定价权交给了市场,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作用,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平衡供求关系,防止股价虚高;同时减少权力寻租空间;完善市场结构,让“壳”资源没有了价值。
试点注册制,最关键的是以信息披露为核心。资本市场不仅是资金市场,也是信息市场。正如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所说,信息披露是市场的生命线,犹如“氧气”对人的重要性一样。要通过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让投资者看得见、看得清,更好地实现“用手、用脚投票”。
因此,以信息披露为核心,打破行政审批思维,对于试点注册制的成功极其关键。对科创板拟上市公司要有更强的信息披露要求,信息披露的范围要更广、质量要更高,通过真实、可靠、及时、准确的信息披露,来解决投资者对公司的判断问题。因此,发行人的信息披露放在最核心、最重要的位置。注册制以最大限度满足投资者对IPO信息披露需求为审核目的,让投资者对发行人的投资价值予以判断,并作出相应的投资决策。监管层对发行人的投资价值不背书、不担保,让投资者学会理性投资。对于不能充分实现信息披露的公司,即使侥幸上了科创板,也会面临更严厉的惩罚措施。
同时,注册制实行“监审分离”,交易所负责IPO专业审核,证监会专注于市场监管,形成合理分工。注册制在IPO标准的设计上讲究兼容并蓄,尊重国际惯例,倡导包容性与开放性,设置多通道的IPO和退市标准,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目前,科创板的受理全程已搬到了互联网上,接受市场各方监督;具体程序中,无论材料报送、受理、说明、问询、反馈,都在系统中完成、留痕,让权力远离审核,让审核拥抱专业,科创板正在扎扎实实地走好“去权力化”的第一步。
当然,决定注册制成败的一个关键在于如何设计投资者利益保护机制,这也是制约发行人披露虚假信息、欺诈发行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经济日报 记者:祝惠春 责编:张苇杭)
免责声明:
本机构撰写的报告,系基于我们认为可靠的或已公开的信息撰写,我们不保证文中数据、资料、观点或陈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任何情况下,本机构撰写的报告中的数据、资料、观点或所表述的意见,仅供信息分享和参考,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我们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机构撰写的报告中的任何数据、资料、观点、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阅读者自行承担风险。本机构撰写的报告,主要以电子版形式分发,也会辅以印刷品形式分发,版权均归金证研所有。未经我们同意,不得对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不得用于营利或用于未经允许的其它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