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人形机器人行业又出台多项政策利好。继2月28日北京发布《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7年)》,3月3日深圳市又印发了《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
市场对人形机器人已有较强共识,2025年或是行业迈过“0-1”,进入“1-10”阶段的一年,值得重点关注。当前人形机器人行业催化不断,三月或仍有较多催化,如两会关于具身智能发展的相关政策、特斯拉机器人大会、英伟达GTC大会等。
近期人形机器人板块波动加大。从交易层面来看,主要由于前期涨幅较多且未经深度调整。从基本面来看,主要诱因有二。一是ChatGPT4.5进展远低于预期。机器人要想实现较强的泛化能力并大规模商业化,核心要看AI的进步,而市场质疑AI是否进入瓶颈期;二是外资投行看空宇树机器人,预估的全球出货步伐慢于市场预期。
外资投行对机器人的预估过于保守,即使机器人的泛化能力不再提升,目前已展示的机器人能力也能够在某些垂类场景下进行针对性训练并实现应用,这些需求仍将远超外资投行的预期,而AI技术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作为新兴产业,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没有技术难点,量产节奏或将加快,其估值也将大幅上修。
2025年,人形机器人板块有望受益于智能化和降本的双重驱动产生较多机会,三条主线或贯穿板块全年:一是下一代机器人无法发生大改的方案具有较高确定性,如谐波减速器、关节总成商等;二是跟踪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变化,发生较大变化的环节以及引入新的供应商,或成为2025年的重要投资方向;三是国产机器人厂商与海外头部机器人厂商相关的产业链机会。此外,从特斯拉、国产机器人产业链的高预期公司切换到低预期的相关零部件公司或是较好选择。
免责声明:
本机构撰写的报告,系基于我们认为可靠的或已公开的信息撰写,我们不保证文中数据、资料、观点或陈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任何情况下,本机构撰写的报告中的数据、资料、观点或所表述的意见,仅供信息分享和参考,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我们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机构撰写的报告中的任何数据、资料、观点、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阅读者自行承担风险。本机构撰写的报告,主要以电子版形式分发,也会辅以印刷品形式分发,版权均归金证研所有。未经我们同意,不得对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不得用于营利或用于未经允许的其它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