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国内进出口总值为3.81万亿元 出口同比增长23.9%

7月份,制造业PMI为49.0%,环比下降1.2个百分点,位于景气临界点以下。大、中、小型企业环比均下跌至低于临界点水平。供给端和需求端下降都比较明显,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环比下降3.0和1.9个百分点。

价格指数出现了坍塌式的下降,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下降11.6和6.2个百分点,价格波动下部分企业观望情绪加重,采购量指数环比下降2.2个百分点。

传统生产淡季、市场需求释放不足、价格回落拖累高耗能、周期行业景气度走低是制造业PMI走低的主要原因,经济修复斜率最大的时点已过。

三季度是稳增长重要窗口期,政策推升服务业消费复苏,但近期疫情的反弹压力影响复苏节奏。投资端政策的落实也需要强化,经济复苏前景仍有波折。

7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3.81万亿元,增长16.6%;出口同比增长23.9%;进口同比增长7.4%。7月出口继续保持超预期的强势,这一成绩是在全球经济动能开始出现放缓迹象的背景下取得的。

可以预料,这一优势将会保持相对长的时间,这也意味着海外高成本推动的通胀也不会陡然消失,全球供应链的博弈左右着全球资产的走向。

欧美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能源价格高企带来了对于新能源相关产品的需求,而这是国内竞争优势领域。

此外,海外许多国家当前生产成本极高,而国内生产成本相对稳定,经济性凸显,替代逻辑强化。其三,高价格下出口计价效应叠加疫情以来的供应链稳定性逻辑,延续了出口的超预期韧性。

7月初以来,A股整体进入调整期,中小盘等结构性行情突出,对比7月1日-8月1日的估值分布变化看,越高估值水平的个股占比越趋近于去年年底水平。7月1日,120倍pe以上个股比例14.12%,8月1日,120倍pe以上个股比例14.87%,更加趋近去年年底12月31日的15.04%,显示市场局部热度已接近去年年底乐观情景。

近期家电、新能源等海外收入占比较高板块调整正在反映资金对此的预期,短期市场逻辑仍围绕国内需求为主的板块,经济相关度低的军工、半导体、TMT交易热度或将持续。

短期行情主要受情绪驱动,长期行情还需技术突破和产业趋势的推动。短期上涨之后,中长期大概率仍需震荡筑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