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力系统是传统能源转型和新能源发展的“心脏”,风、光、水、核等能源都必须借其转化成电能。在“双碳目标”下,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对电网提出更高要求,以消解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随机性。
新型电力系统是未来能源转型的核心,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已经逐步从新能源建设转至新能源消纳。在市场需求和政策的“双驱动”下,预计新能源消纳建设将迎来快速增长。
新能源发电可以分为核电、风电以及光伏。其中风光发电得益于自身建设门槛较低、政策补贴以及组件成本快速下降,其整体装机规模快速增加。核电机组由于自身运营安全特性,因此发展步伐相对稳健,但长周期来看装机规模扩容的方向性趋势不变。
2022年风光并网总规模将接近150GW,2023年接近200GW,而目前电网消纳能力在100GW左右,如何消纳如此大规模的风光发电成为突出问题。
今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中多次提及新能源消纳,电网消纳能力已成为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掣肘,也是未来一段时间着力推进的问题。
新能源消纳建设提速,哪些细分领域具备潜力?特高压外送、微电网、储能等领域均存在机会。
具体来看,跨区特高压外送方向明确,鼓励发展深远海海风项目也会增加对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的需求,预计相关项目落地速度可能加快,新规划项目可能增加;分布式发电则需要微电网等更为灵活的消纳方案,对配网自动化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储能则是增加新能源消纳的核心因素,需求将越来越大,但电源侧强制配储等形式仍不成熟,抽水蓄能的两部制电价等储能成本回收机制仍在探索,相关标的更多集中于电池、逆变器、储能EPC服务商等。
免责声明:
本机构撰写的报告,系基于我们认为可靠的或已公开的信息撰写,我们不保证文中数据、资料、观点或陈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任何情况下,本机构撰写的报告中的数据、资料、观点或所表述的意见,仅供信息分享和参考,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我们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机构撰写的报告中的任何数据、资料、观点、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阅读者自行承担风险。本机构撰写的报告,主要以电子版形式分发,也会辅以印刷品形式分发,版权均归金证研所有。未经我们同意,不得对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不得用于营利或用于未经允许的其它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