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投摩根基金携手外资资管巨头摩根资产管理,打造了《投资相对论》专栏,通过海内外投资专家的深度对谈,为投资者提供深刻的市场洞见和专业的投资建议。
本期专栏,上投摩根基金首席市场策略师蒋先威将对话摩根资产管理亚洲首席市场策略师许长泰。围绕美联储未来货币政策和全球资产配置,两位投资专家畅谈环球市场未来走向,并就未来资产配置给投资人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一、9月美联储会议对年底前开启缩债做了明确的表态,这将对全球资本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是否会对国内资本市场带来较大影响?
许长泰:我们认为,本轮美联储缩债对股市或风险性资产而言并非是很大的隐忧,因为美联储前期已为Taper(逐步退出量化宽松)充分预热,资本市场目前对本轮缩债的预期已较为充分。同时,美联储宣布缩债,背后亦反映美联储认为经济复苏达到足够水平,可以开始退出这些非常规措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的最新经济预测摘要中亦提及更多成员预测2022年开始加息。
此外,对于投资者而言,量化宽松退出并不是需要关注的唯一因素。较2013年,如今的经济和市场环境已有所不同。
从估值角度上看,标普500指数三季度末20.3倍的市盈率远高于2013年(15倍市盈率)。较贵的股票估值使得市场会对风险因素更加敏感,不过,目前来看,企业盈利仍保持经济复苏带来的强劲势头。
从债券利率上看,2013年开始缩减量化宽松之际,债券收益率已显著上升,达到3%。2013年早期的“缩债恐慌”意味着债券已重新定价。而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三季度末为1.53%,我们预期利率将会在未来12个月逐步上升,为固定收益投资带来一定的挑战。
综合来看,股票和债券的高估值意味着投资者需要在资产类别和地理区域方面进一步分散其投资配置。
蒋先威:就国内市场来说,美联储及各国央行货币政策收紧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相对较小。
首先是从历史数据来看,美联储资产的变动和沪深300指数的相关性并不大;其次则是应对疫情的政策不同。中国自去年疫情爆发以来,央行并没有采取降息的措施来刺激经济,而是通过一系列的降准和财政政策来应对;第三则是所处经济周期的不同。美国9月制造业PMI为59.7%,欧盟为57.6%,但9月中国官方制造业PMI为49.6%,是近18个月以来首次降至荣枯线以下;最后,在通胀方面,相较欧美的物价指数持续高企,国家统计局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国内9月CPI仅为0.7%。
结合以上数据来看,未来央行的货币政策相对宽松的概率要大于收紧。央行已于7月中旬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人民币。展望未来,不排除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央行货币政策还有进一步宽松的可能。
二、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和经济重启,全球经济从今年开始复苏。站在当下时点展望2022年,两位对资产配置有何建议?
许长泰:整体而言,全球经济复苏继续支持风险资产,包括股票、企业信贷,以及新兴市场债券的前景,其中我们认为整体而言股票表现将优于债券。
在经济活动重启带动下,欧美经济在今年夏季出现强劲反弹,成为目前全球经济增长的亮点所在。我们预计2022年全球复苏市场轮动即将聚焦亚洲。今年至今,亚洲经济复苏因个别地区的抗疫效率以及疫苗接种率滞后而相对落后。随着亚洲各地疫苗接种进度加快,预期部分经济体,特别是东北亚地区,接种率在今年底有可能达到60%至70%,大大推动经济活动重启以及边境重新开放。亚洲股票表现,尤其是早前深受疫情影响的板块和地区,将受益于上述的市场复苏轮动。包括日本在内的东北亚地区经济体可能率先实现这一转变,东盟各国有望随后跟上。
在固定收益投资方面,由于最近通胀升温,加上美联储年底开始缩减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美国国债收益率预计将逐渐上升,这意味着这些债券和其他一系列固定收益资产的价格将会下跌。因此,投资人需要关注对收益率上升不太敏感的短期债券以及高收益率,这其中包括全球高收益企业债券和某些新兴市场固定收益资产。
综合来讲,投资人在考虑第四季度包括2022年全球资产配置时,需要权衡包括美联储政策、疫情发展、通胀前景,以及企业盈利增长在内的众多因素。
蒋先威:在历经一年多来的复苏后,国内经济初现见顶的征兆:GDP增速预测中枢下调,制造业PMI跌破荣枯线,地产投资趋冷,社会零售消费也开始减速,相对较好的是在海外需求逐步恢复下的出口增速;在信用市场方面,社融增速仍在低位震荡、金融机构企业中长期贷款占比拐头向下;在财政方面,宏观杠杆率继续下降,全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节奏缓慢,至三季度底仍未明显发力;不过,由于国内CPI指数处于相对低位,央行无论是7月的降准还是后续的公开市场操作都略偏宽松。整体来看,目前国内所处的经济周期已步入复苏后期,如果四季度下行趋势持续,年底前或有开展再降准、专项债加速等逆周期调控政策的可能性。
股市展望方面,从基本面来看,A股全年上市公司盈利增长预计仍有强劲表现;从流动性来看,货币政策大幅紧缩概率不大,目前要求在年底至明年初为地方专项债形成实物工作量的财政政策,对未来基本面也有正面贡献。在估值方面,目前市场整体估值分化严重,核心资产如电气设备、食品饮料、汽车等估值处于高位,但仍有包括地产、非银、金融、建筑、钢铁、电子等行业估值低于20%的历史分位数。
在策略上,投资人接下来宜采取均衡配置,主线是周期+科技,周期方面,在总体的双碳目标下,政策上对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进行双控,以促使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升级,对高耗能品的供给端形成一定约束,但在需求持续下,供需出现错位的行业景气度周期有望拉长,格局较好的周期行业调整仍是布局的机会,辅线上则可以选择景气相对稳定,盈利确定性高的行业。
而随着全球新能源车与光伏需求共振向上,新能源领域相关上游材料如锂、钴、硅、磷等的投资机遇也值得关注。另外,鉴于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年末或明年初开展逆周期政策下可能具有估值修复机会的行业也值得关注。
免责声明:
本机构撰写的报告,系基于我们认为可靠的或已公开的信息撰写,我们不保证文中数据、资料、观点或陈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任何情况下,本机构撰写的报告中的数据、资料、观点或所表述的意见,仅供信息分享和参考,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我们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机构撰写的报告中的任何数据、资料、观点、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阅读者自行承担风险。本机构撰写的报告,主要以电子版形式分发,也会辅以印刷品形式分发,版权均归金证研所有。未经我们同意,不得对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不得用于营利或用于未经允许的其它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