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采政策影响医药行情波动 医药板块处于合理估值水平

今年是医药行业的逆风局,面对低靡的市场情绪和复杂的政策环境,医药板块未来还有机会吗?一起来听听创金合信医疗保健基金经理皮劲松怎么说!

 

创小汇:能否说明一下创金合信医疗保健目前的板块配置情况?

皮劲松:主要配置了这么几个方面:第一是CRO、CXO领域;第二是医药器械,包括高值耗材、低值耗材、体外诊断、医院用器材等。主要配置的是一些综合性的医疗设备企业,另外也考虑一些处于成长早期的医疗设备企业,这些企业的产品国内份额较低,在三到五年之内不会受到集采的影响;第三是疫苗企业,包括宫颈癌疫苗、十三价肺炎疫苗等等;第四是一些不受制于价格政策影响的自费医疗项目。

 

创小汇:前期医药行业波动较大,有什么原因?

皮劲松:我认为有三点原因:首先,前期新能源等强势板块表现较为极致,资金效应过强;其次,受一季报高基数影响,医药板块中报到三季报的数据反映,部分公司业绩同比增速下台阶,市场担心行业基本面问题;第三,医药集采等政策增加了行业的不确定性。

 

创小汇:医药行业接下来还有机会吗?

皮劲松:从估值角度看,目前申万医药生物指数的滚动市盈率在34倍左右,处于过去10年的约24%分位数水平;而医药板块相对于全A股(剔除银行)的估值溢价率在60%左右,处于过去10年的30%-40%分位数水平。因此,当前板块估值处于比较合理的水平。但从结构上看,基本面强劲、业绩增速高、长期逻辑较好的细分板块的估值水平更高,板块内的估值分化,十分明显。展望明年,医药板块的成长性优势将会得到体现,中长期看对板块表现持有乐观态度。接下来可从企业基本面和估值出发,精选受益于需求扩张、产品价格压力小的标的。

具体看,随着国内药品审评审批、监管和医保支付方式的不断完善提高,制药企业的竞争力,将主要聚焦到产品竞争上,营销作用将会弱化,具备高研发投入、产品储备丰富的企业值得重点配置;医疗器械方面,受益于政策鼓励国产器械配置政策,基层和县级医院空白市场需求旺盛,国产器械性价比优势突出,部分产品甚至达到进口水准,器械板块值得重点配置;此外,其它景气度高、竞争格局好的细分领域,如生长激素、血制品、医药研发外包等,也值得关注。

 

创小汇:怎么理解近期的集采政策?

皮劲松:前期投资者对于集采政策的解读比较悲观,但从政策落地情况来看,实际比预期要好。集采的目的并非故意打压医药行业,医药集采一方面是为了降低医保的费用成本,另一方面也符合产业发展的趋势,成熟医疗产品降价才能有效激励医药企业创新。另外,医药市场是一个增量市场,在整体增长下存在结构性腾挪,无碍于市场整体的发展,投资者不必过于悲观。最后,医药行业内部细分众多,差异巨大,未来将会有足够的投资机会等待细致的研究和发掘。

 

创小汇:怎么评估目前医疗板块的估值水平?

皮劲松:医药板块内部估值分化很大,但总的来说,基本反映了板块内部的发展趋势:像CRO、医疗服务板块,头部企业有100倍以上的估值水平,即使站在明年看,也有70-80倍,但这些行业发展快,行业欣欣向荣;而受政策扰动较为明显的板块,有的大约只有十几倍的估值水平,尽管不排除部分企业有被错误定价的可能,但这些行业大概率上比较困难。我们致力于发掘那些被错误定价的、或者性价比较高的公司。

 

创小汇:近期疫苗板块调整幅度较大,原因何在?

皮劲松:主要因为今年市场以新冠疫苗为主,其他二类疫苗接种量要小于往年。但市场在给药企定价时倾向于认为,新冠疫苗业务是一次性收益,而普通二类疫苗带来的常规收益处于下滑状态,因此估值回落。但实际上,新冠疫苗业务弥补了一部分常规业务的损失,而且未来一到两年,新冠疫苗的需求量还将维持一定的水平,这部分业务对疫苗企业的研发能力和市场形象、特别是海外市场形象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

 

创小汇:看好医美行业吗?

皮劲松: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讲比较看好,无论是技术发展还是渗透率都比较理想,一些毛利率比较高的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替代老产品,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价值增量,未来一到两年行业的成长性都会比较好。唯一的问题还是估值水平,这个板块内部的企业很多都有上百倍的估值,投资者如果买入的价格比较高,可能体验就不会太好

 

创小汇:部分“药茅”遇冷,原因何在?

皮劲松:从大的发展空间来讲,市场对于医药板块的龙头企业基本上没有分歧,只是政策扰动的短期影响比较明显。比如前期第五批集采纳入了很多注射器,将某医药公司30%的产品纳入了集采,产品利润下降得很厉害,导致公司三季度业绩出现了负增长。但这种影响可能是阶段性的,因为该公司明后两年分别又有一批新产品要问世,业绩预计会逐步回升,这其实就是仿制向创新转型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建议看得更远一些。

 

创小汇:创新药领域有什么投资机会?

皮劲松:目前生物药仍然是创新药的主要方向,国内也有不少创新能力很强的公司,不过由于研发费用很高,目前还没有盈利,这部分企业存在一定的投资风险,你几乎很难看清它的产品线,也很难测算现金流。而国内综合性的大企业历史负担比较重,仿制药业务规模较大,创新药对整体贡献较小,需要很多产品才能带动整体业绩的增长,但相应的,仿制药业务也能为它提供足够的利润来支持研发创新。对于投资来说,研发效率高、能够看清产品线与盈利可能性的创新药企业或许是更好选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