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证研》沪深资本组 云野/作者 清和 映蔚 洪力/风控
在浙江野马电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野马电池”)的股权结构中,呈现出这样有趣的一面:两大家族在持股比例上平分秋色。野马电池共有6名股东及共同实控人,“余姓”与“陈姓”股东分别各三名,分别共持股50%。为避免发生意见分歧陷入“公司僵局”的情形,其6名实控人签订一致行动协议,如此股权结构对野马电池的决策效率影响几何?
而此次冲击资本市场,野马电池募投项目数据上演“空中楼阁”,募投项目投资概算悄然“腾挪”上百万元,且其购置设备数量及环保投资或存被“夸大”的嫌疑。不仅如此,对比环评报告,其真实产能缩水超一半,野马电池的产能利用率或遭“拔高”。
一、碱性电池产能比环评报告“缩水”一半,产能利用率或遭“拔高”
在冲击资本市场之际,野马电池的信披“疑云”或为其添堵。其招股书中所披露的产能,与环评报告披露数据“对不上”,或“拔高”了野马电池的产能利用率。
据招股书,野马电池的主要产品为LR03、LR6、LR14、LR20、6LR61系列碱性电池,以及R03、R6、R14、R20、6F22系列碳性电池。
此番上市,野马电池拟募集资金5.58亿元。其中,野马电池拟投资2.54亿元用于“年产6.1亿只碱性锌锰电池扩建及技改项目,项目备案号为“2019-330211-38-03-022904-000”。
据宁波市镇海区政府官网2019年5月24日发布的《年产6.1亿只碱性锌锰电池扩建及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以下简称“环评报告”),该项目总投资为2.54亿元,项目建设性质为改扩建。
环评报告显示,该项目的批准文号为“2019-330211-38-03-022904-000”,与招股书披露的备案号一致,说明上述两个项目为同一项目。
据招股书,碳性电池又称碳性锌锰电池、普通锌锰电池或碳锌电池,碱性电池又称为碱性锌锰电池、碱锰电池。也就是说,锌锰干电池即是招股书列示的碳性电池;碱锰干电池即是招股书列示的碱性电池。
且环评报告显示,年产6.1亿只碱性锌锰电池扩建及技改项目投产后,可形成年产6.1亿只碱性锌锰电池的生产能力,具体产品方案为6.1亿只锌锰干电池。
即根据招股书披露的专业词汇释义,野马电池“年产6.1亿只碱性锌锰电池扩建及技改项目”,拟新增6.1亿只碱锰干电池,即碱性电池。
需要指出的是,在此情形下,环评报告显示的扩产前产品的产能,与野马电池招股书披露的数据存在矛盾。
环评报告显示,2017年,野马电池碳性电池、碱性电池的产能分别为7亿只/年、19.2亿只/年。
然而招股书显示,2017年,野马电池的碳性电池、碱性电池的产能分别为7亿只/年、9.44亿只/年。
可见,招股书披露的碳性电池产能与环评报告一致,但碱性电池产能比环评报告披露的数据少了9.76亿只。
据招股书,2017-2019年,野马电池碱性电池的产能分别为9.44亿只/年、11.2亿只/年、13.65亿只/年,产量分别为11.25亿只、12.08亿只、12.11亿只,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19.19%、107.84%、88.75%。
经《金证研》沪深资本组测算,2018-2019年,野马电池的碱性电池的产能分别新增了1.76亿只/年、2.45亿只/年。
而实际上,野马电池上述产能利用率或存“虚高”之嫌。
若野马电池2017年碱性电池的实际产能,系环评报告所示的19.2亿只/年,且2018-2019年其碱性电池的产能分别增长了1.76亿只/年、2.45亿只/年,则2017-2019年,野马电池碱性电池的实际产能或应分别为19.2亿只/年、20.96亿只、23.41亿只。
那么,在产量不变的情况下,2017-2019年,野马电池的产能利用率或应分别为58.6%、57.63%、51.75%。
由此可见,倘若按照环评报告披露的数据测算,野马电池披露的碱性电池的产能利用率或被“拔高”,令人唏嘘。
也就是说,年产6.1亿只碱性锌锰电池扩建及技改项目,为野马电池此番上市募投项目“重头戏”,拟投入2.54亿元。然而招股书披露的野马电池2017年碱性的电池产能,却比环评报告披露的同期产能,少了9.76亿只/年。野马电池此举是否存在“隐瞒”真实产能之嫌?其信息披露真实性几何?不得而知。
二、募投项目投资概算上演“腾挪”术,设备数量及环保投资涉嫌夸大
不止于此,野马电池招股书披露的募投项目购置设备数量、购置金额情况,均与环评报告“打架”。
《金证研》沪深资本组通过对比发现,招股书中,“年产6.1亿只碱性锌锰电池扩建及技改项目”的资金使用,与环评报告存在“出入”。
据招股书,野马电池“年产6.1亿只碱性锌锰电池扩建及技改项目”总投资2.54亿元,其中建设投资2.44亿元。具体来看,建设投资包括建筑及装修工程费用7,320万元、设备购置费14,817.65万元、安装调试费52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402.94万元、预备费1,383.64万元。
据环评报告,“年产6.1亿只碱性锌锰电池扩建及技改项目”总投资2.54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44亿元,具体来看,包括土建工程费用7,320万元,设备购置费14,692.65万元,安装工程52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527.94万元,预备费1,383.64万元。
经对比,招股书所示的“设备购置费”,比环评报告中的“设备购置费”,多出了125万元。而招股书所示的“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则刚好比环评报告少了125万元,令人困惑。
需要指出的是,环评报告的编制日期为2019年5月,而招股书的签署日期为2020年5月28日。
与此同时,招股书显示,野马电池“年产6.1亿只碱性锌锰电池扩建及技改项目”的备案号与环评报告一致,或说明截至招股书签署日期,该项目并未进行变更,由此环评报告并未发生变化。
这意味着,野马电池是否将工程建设费用中的125万元,“腾挪”到设备购置费中?尚未可知。
不宁唯是,相比环评报告,招股书披露上述募投项目的设备购置数量亦存“水分”。
据招股书,“年产6.1亿只碱性锌锰电池扩建及技改项目”的扩建设备包括碱性电池主线及配件生产设备37台/套、原料制备设备5台/套、包装设备61台/套、辅助设备21台/套、仓储运输设备5,028台/套、环保设施6台/套,共5,158台/套。
据环评报告,“年产6.1亿只碱性锌锰电池扩建及技改项目”的扩建设备包括碱性电池主线及配件生产设备37台/套、原料制备设备5台/套、包装设备61台/套、辅助设备12台/套,共115台/套。
也就是说,关于扩建设备情况,招股书披露的辅助设备比环评报告多出9台/套,且招股书“平添”了5,028台/套仓储运输设备和6台/套环保设施,即招股书披露的扩建设备比环评报告披露的数据合计多出5,043台/套。
除扩建设备以外,招股书披露该项目所需技改设备包括真空吸液台8台/套、刻线机8台/套、隔膜纸机8台/套、机械手80台/套、影像检测设备28台/套、自动上下加热封口机8台/套、预拉加压薄膜缠绕机3台/套,共143台/套。
然而环评报告中却未见143台/套技改设备的“身影”,而对于募投项目所需购置的设备,野马电池招股书是否存在“夸大”嫌疑?不得而知。
除此以外,野马电池招股书披露的“年产6.1亿只碱性锌锰电池扩建及技改项目”的环保投资额,或同样存在“夸大”嫌疑。
据招股书,野马电池“年产6.1亿只碱性锌锰电池扩建及技改项目”所采取的环保措施,主要针对废水、废气、固体废气物三个方面,其中废气方面的治理需购置工业吸尘器,环保投资金额为55.2万元,废水、固废的治理均利用现有设备,投资金额据实结算。
也即是说,野马电池“年产6.1亿只碱性锌锰电池扩建及技改项目”的环保投资金额,或不低于55.2万元。
然而据环评报告,野马电池“年产6.1亿只碱性锌锰电池扩建及技改项目”的环保投资额仅24万元。即招股书所示的仅废气治理方面的环保投资金额,就已比环评报告披露的整个项目环保投资额多出31.2万元,令人匪夷所思。
募投项目多项数据与环评报告“对不上”,野马电池的信披真实性或该“打上问号”,其中,野马电视是否存在夸大投资额的嫌疑?犹未可知。而关于数据的谜团尚未解开,野马电池的原材料采购额背后或“异象丛生”。
2017产能与环评报告的产能存“出入”、募投项目设备数量及环保投资均与环评报告“撞车”,信息披露或成为野马电池头顶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免责声明:
本机构撰写的报告,系基于我们认为可靠的或已公开的信息撰写,我们不保证文中数据、资料、观点或陈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任何情况下,本机构撰写的报告中的数据、资料、观点或所表述的意见,仅供信息分享和参考,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我们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机构撰写的报告中的任何数据、资料、观点、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阅读者自行承担风险。本机构撰写的报告,主要以电子版形式分发,也会辅以印刷品形式分发,版权均归金证研所有。未经我们同意,不得对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不得用于营利或用于未经允许的其它用途。